行业动态

2025-02-05

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只有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才能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中医药守正创新,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医药文化相结合,要坚持中医药的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

  中医药守正创新,要坚持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要善于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医药振兴发展,要进一步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守正创新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守正创新,才能更好推动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医药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医药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历来重视预防,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思想,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增强机体正气,消除有害因素侵袭,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与现代医学“病因预防”思想相吻合。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发生之后,在患病初期就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与现代医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思想相吻合。愈后防复是指在疾病初愈、缓解或痊愈时,注意从整体上调理阴阳,维持并巩固阴阳平衡的状态,预防疾病的复发和病情反复,与现代医学临床预防思想吻合。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不谋而合,在世界预防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医治未病思想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更加注重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人的体质、环境、饮食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药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治疗感冒、咳嗽、腹泻、疼痛等多发病、常见病方面,中医药具有手法多样、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等优势,深受群众喜欢,如中医治疗劳伤疼痛,可选用服药、针灸、按摩、拔罐、穴位敷贴等多种治疗措施,疗效好而副作用少。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肝硬化、脉管炎等,中医可以通过长期的调理,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对于一些急性病,如高热、心绞痛、中风等,中医和西医相互补充,能缩短病程和住院用药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改善预后。在重大疾病治疗中,中医药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如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术前给予患者积极的扶正抗邪治疗,可改善机体的状况,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给予扶正补虚治疗,可增强患者免疫力,可促进康复,减少复发与转移。

  中医药在重大疫病防治中也具有独特优势。千百年来中医在防治瘟疫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未知的病毒和传染性疾病,中医可以通过辨证论治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这一优势是任何医学都代替不了的。中医药在疾病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疾病康复中,中医理论独到,手法多样,可发挥核心作用。中医药特色康复在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针灸、推拿、足疗、熏洗、食疗、导引等行之有效的中医康复保健手段越来越受到患者欢迎。

  以上内容来自中国中医药网站(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67171),文字版权归原网所有,如果有不妥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