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健康养生智慧。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系统部署中药质量提升与产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意见》聚焦全产业链关键环节,以“破难题、促发展”为突破口,强调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常用中药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要将中药饮片与人工智能、生产控制标准化等前沿元素以及优质产品深度融合,锚定中药饮片质量提升、生产智能化转型、优质产品培育及标准化建设四大方向,构建起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的中医药质量提升体系。以智能化技术重构生产格局、以标准化管理筑牢质量根基、以品牌化战略激活市场价值,协同发力形成中医药现代化产业转型的“铁三角”,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创新范式。
数智化标准化筑牢中药饮片质量根基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与生产控制数智化是中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意见》提出“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赋能全产业链”,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为中药产业现代化转型指明方向。《意见》强调“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产品和装备”,其核心在于解决中药制造的“卡脖子”环节。例如,中药材智能分选设备可通过光谱分析自动识别杂质,自适应控制系统能根据药材特性动态调整工艺参数。这类国产化装备的研发,将降低企业对进口设备的依赖,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在“双碳”目标下,中药产业的能耗与污染问题亟待破解。数字化车间通过能源管理系统优化电力消耗,AI算法预测设备故障以减少停机损耗,废水处理环节引入生物降解技术等,均体现了绿色化与智能化的协同效应。同时,牢牢把握工艺标准化、检测标准化、溯源标准化三大抓手。通过第三方检测平台介入,可打破企业自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一困局,尤其在重金属、农残等关键指标上建立了统一标尺。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的追溯系统,可实现从种植基地到终端药房的全程数据留痕。
推动中药品牌建设,实现文化赋能与价值变现
“品牌”建设在《意见》中被提升至战略高度,其路径可归纳为老字号焕新—区域品牌崛起—国际品牌突破“三级跳”。《意见》提出“推动中药老字号企业加强文化传承和品牌建设”,这一协同策略,要求企业将非遗技艺、历史故事等文化IP融入现代营销。《意见》提出“打造优势区域品牌”,其本质是构建产业地理标识。当消费者愿为优质优价买单时,产业才能跳出低端竞争陷阱,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动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建设生态种植基地与智能生产中心,深化“中药+大健康”跨界融合,拓展康养、保健等新兴业态。《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医药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通过数智技术重塑生产逻辑、标准化体系筑牢质量基石、品牌战略激活市场潜能,中医药有望摆脱“传统产业”标签,真正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未来,唯有坚持以科技赋能传承,以标准定义品质,以品牌兑现价值,才能实现从“中医药大国”到“中医药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以上内容来自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网站(https://mp.weixin.qq.com/s/tbLbkv-SHKO16IB8uy0pTA),文字版权归原网所有,如果有不妥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