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25-05-27

中药新药复方制剂处方来源分析考证方法

  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2019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在此体系指导下,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成为中药新药研发的重要基础。然而,中药新药临床定位不清是既往新药研发的不足之处。《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提出,中药新药研制应当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重点关注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临床价值指导创新方向。因此,厘清中药新药复方制剂处方来源,对于明确中药新药复方制剂临床定位、推动新药研发进程至关重要。

  中药新药复方制剂的处方常源自经典古籍或经验传承,由于年代久远,相关文献可能存在不完整、模糊或矛盾等情况。通过处方来源考证,可以为中药新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研发的持续动力。

  一、中药新药复方制剂的来源

  处方来源是处方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分析处方来源有助于体现中医药的传承,同时为现代中药新药的研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中药新药复方制剂的处方来源包括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以及其他基于现代药理/数据挖掘的组方。

  (一) 古代经典名方

  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具有确切疗效、并展现出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中记载的方剂。自2018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陆续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异功散”等儿科7首方剂)》。2023年又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该目录共包含217个处方,包括汉族医药处方93个,维医药处方38个,藏医药、蒙医药处方各34个,傣医药处方18个。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进一步细分为“3.1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及“3.2其他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3.2类涵盖未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和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加减化裁的中药复方制剂。

  为进一步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促进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向新药转化,更有效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提出,对于处方来源可靠的古代经典名方,可以简化注册审批流程,豁免药效学和临床试验研究申报上市,加速推进研发进程。

  (二)名老中医经验方

  名老中医经验方是当代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效方剂,是组方用药规律的宝贵经验,是新药研发的源头之一。胃苏颗粒传承于董建华院士治疗胃肠病的经验方,尪痹片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焦树德临床经验的结晶,苏黄止咳胶囊源自国医大师晁恩祥的经验方。尽管名老中医经验方是国家重点鼓励新药研发的方向,但其适应病证宽泛、临床定位不清的缺点导致转化为中药新药的过程较为困难。

  (三)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是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经批准后自行配制,供内部使用的固定处方制剂。国家鼓励医疗机构依据自身的临床需求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并支持将中药制剂作为基础,进一步研发成中药新药。《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为医疗机构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复方制剂提供了指导,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经由多代中医专家积累的处方转化和临床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保证,有助于缩短新药研发周期。

  (四)其他来源

  此外,中药复方制剂也涵盖了基于现代研究成果的科研处方,如研究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所得出的组方,或通过数据挖掘名老中医医案的组方配伍规律而得到的相应复方。

  二、处方来源考证的思路与方法

  处方来源考证涵盖处方的来源、剂量、剂型、功用主治、适用人群、用法用量、疗程以及是否含有毒性药味或配伍禁忌等信息。若处方是古代经典名方加减化裁而来的,还需阐述相应的衍变过程和依据。处方来源考证分析可以采用文献调研、相似度分析以及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手段。

  (一)文献调研

  古籍文献构成了中医药理论传承发展的坚实基础,文献调研是复方制剂研发的关键初始环。《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强调了深入挖掘经典医籍的重要性,以促进中医药的创新和产业化进程。

  在进行文献调研时,可以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古籍数据库、博览医书、国医典藏、《中医典海》《中华医典》《中医中药古籍大系》等资源库。

  (二)处方相似度比较

  文献调研是处方来源考证的基础,但仅依靠文献调研可能不足以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古代文献可能受到抄写错误、版本差异等问题的影响,导致信息的不准确或缺失;其次,方剂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因药材可得性、地区差异以及医者经验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此外,不同医者对方剂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方剂的应用和理论阐释。因此,采用相似度分析,可以提高处方来源考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度分析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及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将待考证的处方与古代经典名方对照,分析其组成、用法、功效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寻找与目标复方制剂相似的方剂,据此推测处方的可能来源及衍变。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主观判断的影响,保证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目前,处方相似度比较可以从文本相似度、相似化学成分谱及靶标谱、功效主治等维度进行。

  三、结语

  中药新药复方制剂的处方来源考证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基础环节,对确保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明确临床定位、推动新药研发进程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处方来源考证的流程与方法,包括文献调研、相似度分析(文本相似度、化学成分谱及靶标谱相似度、功效主治相似度)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以及通过专家论证完善处方来源考证结果。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验证方法,加强实例研究,并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中药新药复方制剂来源考证的标准化和智能化,促进中药新药复方制剂研发的规范化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中医药研究综合服务平台网站(https://mp.weixin.qq.com/s/aZDYI827wEW37v7ylFQcpQ),文字版权归原网所有,如果有不妥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