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25-07-15

中医药文化“两创”的实践路径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新时代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医药文化“两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文明沉淀,历久弥新,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承载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追求,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新时代,努力推动中医药文化“两创”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和有效手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从国家层面看,就是强国梦;从民族层面看,就是民族复兴梦;从人民层面看,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而健康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疗效确切的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生息和文化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医药在守护健康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中医药文化“两创”,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推动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文明交流互鉴是维系世界和平的重要纽带,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卫生健康需求日益多元化,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拥有独特理论体系、特色优势和确切疗效的中医药,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和青睐。推动中医药“两创”有利于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们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交流与互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当前中医药文化“两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把发展中医药摆在了重要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中医药的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和规划,让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更加清晰,扶持政策也是前所未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以其独特优势和确切疗效,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也进一步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近年来,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还不够充足。推动中医药文化“两创”,人才是关键。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储备与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需求还存在相当差距。“中医好”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但“好中医”少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院校教育中,中医思维不足、培养模式西医化、跟师临床晚、临床经验不足、中医适宜技术掌握少等问题比较凸显,导致院校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中,能看病、看好病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比较稀缺。

  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发掘及阐释还不够系统深入。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但其形成历史久远,许多理念和表达方式与当下社会也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当前,对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价值理念、鲜明特色等的研究阐释工作还不够。如何让中医药揭下神秘的面纱,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让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等有效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中医药文化“两创”的载体和手段还不够丰富。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不断创新与变革。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当下,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确切疗效没有充分展示,与其载体还不够丰富、手段相对单一等也有相当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广东中医药网站(https://mp.weixin.qq.com/s/7BHEK_ywQXJA1mUqrPHqTg ),文字版权归原网所有,如果有不妥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