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25-05-15

中药固体制剂精益生态制造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中医药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系统性指导。中药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颗粒剂等)作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其生产制造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贯彻落实《意见》精神,需以绿色制造、精益生产、智能升级为核心路径,构建中药固体制剂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从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智造转变。

绿色制造:构建低碳环保的固体制剂生产新模式

  《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中药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而中药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高、效率低、排放大等问题亟待破解。绿色制造的核心在于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资源消耗及保障产品质量,实现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传统中药固体制剂生产涉及提取、浓缩、干燥、制粒、成型等多道工序,部分环节存在高能耗、低效率等问题,亟需通过工艺革新实现绿色转型。

精益生产:以标准化与智能化提升制剂质量均一性

  《意见》强调“提升中药质量,推动标准化建设”,而中药固体制剂的质量波动问题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精益生产的核心在于工艺标准化、过程精准控制、质量全程可溯,确保每一批次产品的高品质。

  传统中药固体制剂生产长期依赖经验调整,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及仿真模型,导致批次间质量差异显著,亟需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制造升级。

智能升级:AI+大数据驱动中药固体制剂产业新生态

  《意见》指出“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赋能全产业链”,中药固体制剂的智能化升级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中药固体制剂产业正迎来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工艺开发环节,传统方法面临周期长、成本高的痛点,通过AI算法结合大数据挖掘技术,可快速优化辅料配比和工艺参数,如利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溶出度、崩解时限等关键质量指标,缩短研发周期,显著提升创新效率。面对“中药+大健康”产业融合带来的个性化需求增长,采用模块化生产线配合智能调度系统,能够灵活实现小批量、多品种柔性生产,快速响应定制化汤剂、颗粒剂等多样化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可依托工业云平台构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通过设备互联、数据共享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产能协同,如组建中药固体制剂智能制造联盟,整合产学研资源,促进技术成果的高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意见》的出台为中药固体制剂产业指明了方向——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协同推进,方能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

  以上内容来自中国中医网站(https://mp.weixin.qq.com/s/BIbUkKNe22nrsybBe4sRsA),文字版权归原网所有,如果有不妥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