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重托,练好内功
国家重视,人民期盼,当下中医药人应练好内功,做好临床。要深知疗效是中医药的优势与生命力所在,并要知道疗效是中医药理论实践价值的集中反映,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医药的立足之本,优势专科又是医院的立身之基。不过从临床实际来看,中医药疗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提高疗效须重塑中医思维,首先要从“审察病机,辨证论治”着手,这是提高中医疗效的抓手,是“练好内功”的切实落脚点。今天的中医要立足自信,深刻领悟中医药学术有其深厚的文化和哲学背景。其凝聚着天人合一、相生相克、顺应平衡的辩证统一思想,要求遵循传统医学思维去分析“中医现实”,并提出中医策略。而策略就是要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能力的提高又在于对中医经典的学习,但学习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要灵活运用到临床上,切不可学用分离,这是对修炼内功的具体要求,也是做好中医临床的关键所在,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所以练好内功乃为要务。
着力“我主”,顺应“结合”
中医药得到传承发展,在政策指引下,有序推进,从“依法支持”到“促进振兴”,再到“坚持中西医并重”和“加强中西医结合”,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所取之举让中医与西医在同等位置上以“和而不同”的智慧,发挥中医药优势,用疗效“说话”。学科引领者要着力带领中青年中医工作者,秉持“宜中则中,宜西则西,能中不西”的治疗原则,让中医药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价值,真正寻找到中医院姓“中”和中西医结合的切实落脚点,融合地走中西结合之路,是当今临床医学的呼声。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要以多变思维去认识疾病,其中要将现代医学技术为我所用,在辨明病机的同时,还要分析病变的转归,随机应变,拟定中医方案。现在的学科引领者,既有中医的经验,又有现代医学的知识,而关键在于用心,以姓“中”的理念是完全有能力带领下级医生做好中医临床工作。如以疗效来说,是有双重要求,对功能紊乱性疾病又兼有实质性病变的患者,中医需要着力用心抓住重点,各个击破,取得疗效,并以此为起点组织团队加联盟研究大病种的筛选,制定相对统一的方案,施于临床,通过实践与数据,来阐释中医药的疗效,落实中医院姓“中”的宗旨。
逐渐实现数字化是新时代对中医药的要求,要深刻认识数字化是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以数字化推动服务能力提升,赋能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中医药发展新赛道,塑造中医药发展新动能。
至于如何顺应“结合”,首先要正确认识把握好中西医结合,融合互补。从字义上讲“结合”是结聚、合作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共同体,对人来说就是彼此之间进行合作,团结起来做好事情。如从中医药实际来说,就是以中医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模式寻找结合点,这样方可无失结合的目的。至于提出的“融合”,从“融”的含义来说,“融”有调和融洽之意,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相互渗透,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可说“融合”是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因为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象是病家,是因病结合,对症融合,对中医要求就是要查其脉证,知其所病,辨证立法,遣方用药即是。以此来做好结合和融合的文章。至于如何做好需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要坚持两个思维——即“借西守中”和“衷中参西”的思维。中医应该积极地借助现代医学的检验等手段发现和认识疾病,并借其甄别有无器质性改变,是否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是否需要生命支持辅助手段进行挽救等。在适合的阶段遵循中医的辨证原则,分析判断疾病的虚实并给予针对性的方药调理,支持辅助西医共同取得最佳效果,特别对疑难杂病,如肿瘤手术、放化疗等恢复期患者,中医药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在识病上中医是以宏观和形象思维取以四诊(望、闻、问、切)去辨证处理,而进一步剖析又以“八纲”(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和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生理关系都为核心,对此思维的定向需要用心领悟。可见做中医临床一定要辨证论治。此“辨法”用就是中医处理人体疾病信息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但又需要看到辨证是有严密的逻辑,论治是有严格的规定,对于“证”是有三个基本要素,即谓之病位、病因、病性,这都需要领悟以指导实践。
二要坚持“宜中则中,宜西则西”和中西互补。中医讲究“三因治宜”,即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辨证施治。可谓“三因”是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既要注意事物的普遍性和共性,又要研究事物特殊性,从而才能够对症下药,取得效果。如新冠的防治,中西医结合互补展示了强大的力量,而互补结合是有讲究的,如疫情初期适宜采用中医药来预防,对轻症和转阴恢复期的患者要按照中医辨证的原则给予扶正,一人一方,一方统筹,以提高机体的正气(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至于重症、危重患者则必须宜中则中,先西后中,对症辅助生命支持,度过危重期,保证生命体征逐渐转向平衡阶段,然后根据个体情况结合“四诊”辨证施策,使机体达到康复。如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疗效,在抗疫中拟定化湿败毒方剂,通过研究形成的范式,得到的结论,让世界医学界认识中药复方疗效,充分说明中西互补的作用。再如肿瘤的治疗,又增添“靶向”的精准疗法,这是在细胞学水平上定向结合特定的病灶,拟用药物直接注射体内病位,以达到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并可不损伤人体其他正常组织细胞。这是现代医学对疾病由局部到整体的回归性认识,也是对中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的新提示。如此可说中医治疗肿瘤优势在术后,祛邪和扶正反复轮替的,就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扶正中药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目前在业内已经得到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在放化疗期间通过中医药调理,患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笔者以扶正祛邪、祛邪扶正的“雪中送炭”法则,提出扶正安中的方药得到有效应证,让三位食道癌或胃癌患者保持常态二十多年,现在仍有二位健在。这虽属个案,但以实效来说中医治肿瘤是有效的,可谓“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有疗效就是真理”。但按要求仍需提高认识,继续努力解决难点。要为更多肿瘤患者解除痛苦,更需要以“治未病”理念在降低发病率上下功夫,而降低发病率,我认为要着力五要:一要心神修养——宽广胸怀,认识自我;二要形体锻炼——方式多样,贵在坚持;三要饮食清淡——膏粱有节,注重入量;四要药物调节——药食同源,配制服用;五要身体检测——动态观察,未病先防。
三要坚持“百花齐放、借西促中”。对于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理论、临床、理法方药、古方今用、药材培育、加工炮制、制剂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积极借助和利用西医学的微观、有效成分检测、细胞分子提取等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来不断发现中药新效能、新用途,并不断研发出包括给药途径在内的一系列中医药创新成果。《中国中医药报》3版刊发的“西医大家话中医”栏目,让我们中医药人更加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我们要提高自我,做好中西医结合。以坚持中西医并重,用“和而不同”的智慧,发挥出特色优势,以疗效来说中医。让中西医融合贯通,并行不悖。
以上内容来自中国中医药网(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60861),文字版权归原网所有,如果有不妥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