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发展,其中数智技术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不仅提出了“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而且也提出了“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未来,数智中医药将成为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
数智中医药重构中医药传承范式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医学智慧和实践经验,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必须以中医药传承为基础,否则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传统中医药的精髓载于中医古籍、名老中医经验及民间药方中,但是随着岁月变迁,中医古籍可能由于纸张酸化、撕裂、虫蛀或珍稀孤本流失海外等众多因素导致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困难,因此摸清中医古籍“家底”并予以传承下去十分重要。除此之外,中医药的传承长期以“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但存在名老中医经验难以系统传承、民间药方缺乏规范记录、中医中的阴阳五行和经络气血等理论体系难以与现代科学语言对接等问题,导致这些宝贵的中医药资源在传承过程中出现隐性知识大量流失。
数智技术的发展为破解中医药传承难题提供了可能。第一,使用数智技术对中医药古籍等相关资源进行保护。一方面是原生性保护,即使用收集、修护、物理加固、藏书环境改善等方式延长中医古籍资源寿命;另一方面是再生性保护方面,即通过整理、誊抄、原书影印、再出版等方式保护。随着数智技术的发展,在原生性保护方面可以使用数智技术监测古籍保护的环境,如监控环境温度、湿度、微生物、虫害等信息;在再生性保护方面不仅可以使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等对中医资源进行扫描、识别、信息存储,而且还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技术等对文字进行校正保证其精准性。第二,使用数智技术推动中医药知识的智能化挖掘和传播。中医药知识浩如烟海,传统的人工整理方式效率低且易出错,数智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人机协同、人机互补挖掘中医药知识的目标。一方面可以快速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中医药信息化平台,实现古籍和中医经典药方的传播与共享;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数智技术的深度学习能力解析海量古籍文献,实现中医知识智能化关联与推理,构建中医药知识图谱。
数智中医药驱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中医药传承是基础,创新是方向。面对现代科技进步和群众对中医资源的需求,要使用数智技术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
第一,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知识化重构。中医药的特点之一是其整体性,数智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得中医药学不断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增强中医药与应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临床诊疗的智能化升级。中医重视“望、闻、问、切”四诊和辨证论治,数智技术可以在中医诊疗过程中辅助诊断,比如结合舌面象采集仪、中医智能脉诊仪等设备,采集患者的舌象、脉象等信息,并提供智能问诊模板和AI辨证开方服务,使得中医药从经验转向精准。除此之外,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未来有可能实现使用信息化健康检查设备实时监测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智能开方系统和远程会诊平台等技术手段为老年人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
第三,中药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利用物联网技术等可以实时监测中药材种植、采收、炮制到销售的全链条,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和优化;利用虚拟筛选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手段,还可以对中药新药进行药效评价。
第四,中医教育的创新升级。可以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生动化教学场景,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已经投入使用了中医、中药、针灸等多个虚拟教学综合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数智技术还可以用于中医药教育的智能评估与反馈系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推动中医药国际传播。自然语言技术突破了中医术语翻译困境,可以将中医核心概念和国外语言进行精准对接;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带领海外用户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区块链技术可以对中药材种植全流程溯源以此提升中药材国际贸易中的通关效率;中医药AI大模型可以实现跨国远程诊疗等等。
以上内容来自北中医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院网站(https://mp.weixin.qq.com/s/PcguPNGJZiWGNxYB6t53Rg),文字版权归原网所有,如果有不妥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